1992年我们迎来了第一个正式的办公场所——大哥龙淮制作的一间木质框架、镀锌外皮的小屋。这间小屋很精致,大形还是尖顶房子的样式,但是外皮全部用镀锌板包好,连房顶都是整张铁板贴上去的。因为是木框架,包得整整齐齐,所以格外平整,一眼看去,就是个“尖顶镀锌豆腐块”,放在村头相比其他家清一色的石棉瓦房,美观又显眼。这间小屋共计不到10平方米,为了让人知道我们卖哪些货,就在铁皮墙上做了相应的广告宣传。里面仅仅能放下一张桌子和一张床,办公的时候就坐在床上。放床是因为这不仅仅是白天卖货的“办公室”,也是夜里的“保卫室”。
为什么要做这样一间铁皮屋?因为我们日思夜盼的柏油路终于通到村头,这里迅速自然形成了一个黑白铁交易市场。80年代末,在我们最先干的几家带动下,福旺村已经成为小有名气的“白铁村”。那时候钢铁贸易的萌芽已经破土而出并茁壮成长……当时货源比较紧张,采购起来很难,偶尔就会出现缺货各家之间相互借用的情况,以当天的价格,现钱交易。后来,自己进货太麻烦,我们干脆去各地的物资公司,大批量地买下货物来,再散卖给其他加工户。干这种买卖的人越来越多,村子的名气也越来越大。但生意好了,有个问题却死死地卡住了发展的咽喉,那就是通往村子的这条烂路。
通往村子的这条路地面千沟万壑,尘土飞扬,颠簸中货散落一地甚至翻车的场景时常发生,地上的车辙压得有半米多深,底盘低的车根本进不去。遇上下雨天,一地黄泥汤。这与当地蒸蒸日上的贸易形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春节过后的一天,我们一伙做生意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吃饭,酒过三巡,大家决定去镇上请愿修路。到了镇政府,也不知道找谁,一伙年轻人面对镇上的某位领导,战战兢兢地提出了修路的请求。当时我们也都不知道接待我们的领导姓甚名谁,但是那天我们一伙人,深切地感受到的是党的温暖和政府执政为民的热情。镇上非常重视,大力支持,马上就办。我们几个请愿者也都自发捐款,盼望着早日修好。
92年夏天,这条路就通车了。通车的那天,我脚踩在这条柏油铺成的路上,心里那叫一个舒畅,远处驶来的车辆和载满货物驶向远方的车辆在眼前交汇,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一道白光,我的心里闪现出一个念头——这里注定是一方伟大的土地,这注定是一项伟大的生意,我们要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,让这片土地更加闪光,这是时代交给我们的任务。我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使命。后来这条路又修了,公司发展的规模越来越大,我们也有能力捐出更多的钱,镇政府将这条新修的路命名为“合乐HL8路”。
现在铁皮小屋只能从照片中看到了,或许不会有人觉得有多么美,这恰恰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与我们眼光与格局的变化——中国目前以全球视野审视建筑之美。我们生产的金属幕墙,不仅仅用在了自己的办公楼上,它亮相世博会德国馆,将现代主义设计与中国制造融合在一起,展现出了别样的风情;它勇夺雄安第一标,成为中国建造的国际一流绿色、现代、智慧城市最早的砖瓦之一。而我们的使命一旦明确就始终如一——以工业品创新和流通促进社会资源的集约利用。